历经万千磨难,这家企业是如何挺过来的!
2014年11月22日,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.4个百分点至5.6%;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至2.75%,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,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.1倍调整为1.2倍。时隔两年央妈的再次出手,由此拉开了股市又一个牛市的开始,大盘从2533一路走到5718,市场一片看好,各路专家纷纷扬言,中国的牛市已经到了,大盘到8000,到10000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
在这种欢声笑语中,加上国家大众创新,万众创业的浪潮,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,成立了一批又一批,深河控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,项目一个接一个的上,每个项目都是千万起步,公司规模很快突破300人,500人,在各地开分公司,公司的一切开销,老板一路绿灯,一个被资本迅速吹大的公司,不足之症在这场突进运动中虽然已经显露端倪,却在众人的呼喊和狂热中被无视了。
老板从来不会担心公司账户上没有资金,因为投资者多的都需要公司来筛选,所以财务部虽然有6个会计,一个财务主管,一个财务总监,但是好像他们最大的作用就是收款和转账,至于这笔钱该不该花,怎么花会更加合理,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考虑过。一般申请预算接待或者做市场活动,都需要层层报批,但在深河这个公司特别简单,那段时间公司打款也很快,报销毫无难度。流程的不完善催生了巨大的灰色空间。甚至很多城市主管让自己的朋友做投资者,资金转了一个圈,灰色收益就到手了。
企业内控更是一团糟,“朝令夕改”变成了常态。对于公司的决策上,常常是前几天想好了要做某个项目,过几天又说要做一个别的。有一次某产品负责人找到老板想要提案一个新项目,但实际上企业内部已经有另一个项目组在运营该项目了,老板也不知情,就认可了这个负责人来领头。
没几天,之前在运作的项目组听说了这件事,又跑去找老板理论,这时候老板就轻描淡写地回复,“那你们就继续负责吧。”
人员的职责也不停地在变,甚至是联合创始人都被调离过不同的岗位。
这些管理上的隐患,就像是潜伏在这个巨人身上的蛀虫,总有一天会令大厦坍塌。
果不其然,在国务院的干预下银监会和证监会联手,整顿金融版块,市场一片风声鹤唳,银行紧缩银根,投资者收拢资金,由于公司管理混乱,深河投资很快面临着资金断裂的风险,面对这种情况各个股东想的不是共渡难关,而是想着怎么套现走人,每个人都去找财务,后来甚至开始拖欠员工工资,最长的时候,连续四个月没有发工资,员工纷纷离职,很多人都走上了仲裁的路。投资者也开始上门要债,于是就是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,经常公司门口出现一群人排队坐着,中午公司还要管饭。
整个公司完全陷入一片混乱,市场团队大部分人都离职了,财务部门也就只剩下一个负责报税的会计,即使如此,这个会计也要准备离职,只不过暂时招不来新的财务,就一直拖着,2018年偶然的机会下,深河投资和财务官结缘,他们的税务会计也顺利辞职,财务官接手他们整个财务部门,首先就是兼职会计上门重新建账,梳理之前一团糟的财务数据,整理出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让老板知道自己的资金为什么断裂,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,规范报销流程。针对讨债人的问题,财务经理出具合适的方案,和投资者进行协调,稳定投资者的情绪,给公司缓冲的机会,在各种制度和各方协调下,公司慢慢稳定了下来,虽然没有大的盈利,但是公司总算稳住了局面。
2019年财务官为深河免费推荐入职了一个全盘会计,同时有财务经理针对公司的内控提出合理的方案,明确岗位职责,每个月上门为老板解读财务报表和时事政策分析,合理避税,让财务真正做到能够支撑公司的发展和运营。
人生途中的至暗时刻,我们从来不缺乏同行者,但缺少引路人!
深河投资从以前的一地鸡毛,到如今的准备扬帆起航,中间只是差了一个财务官!